淺談現場急救及其重要性
寫在前面:由於我國自有其法令規範,因此請大家在參考我們提供的國外資料之餘,務必遵守國內的「緊急救護法」與「醫師法」;若有進一步的需要,更可以考慮參加如緊急救護技術員
打
無論是國外的隨機濫射或恐怖攻擊事件,或是國內也發生過的大量傷患意外,都讓當代的緊急醫療觀念必須隨之調整:如以往在推行急救時的口號
有時候民眾不能單純仰賴員警與急救人員,而必須在事發現場先採取行動
但難道只要打電話聯絡消防隊,或請人去求救便足夠了嗎?
依照美國研究,即使
雖然緊急救護員會儘快抵達現場,但某些傷勢會在極短時間內致人於死
旁觀者可以做的幾件事
依照美國國土安全部
若現場危險並未解除,那你應該先確認一下周遭的狀況,並確定自己是否安全
除了流失
美國政府推動的止血運動,無論是直接施壓/填塞或使用止血帶,都是到院前有效的處置方法
由於人體內的大血管,通常是沿著主要骨頭分布,並位於肌肉的深處,因此你必須營造相當大的壓力,並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,才能協助人體的凝血機制生效,進而減緩或控制失血:當然,這可能會造成傷者的不適;但你不僅未造成傷害,反而是在救對方一命!
人體內許多大血管,都是沿著主要骨頭的,具備這類基本知識,將有助於救人一命
即使你要為對方使用繃帶甚至止血帶
和一般人認知有別的是,對傷者而言,「躺平」並不一定是最好的姿勢:如果他有意識甚至還能說話,那應依照其意願,採用使本人最舒服的姿勢
出乎多數人意料的是,許多不幸事件中的倖存者,往往都會記得現場人員的鼓勵言詞,證明這類作為,其實是和給予急救協助同樣重要的!
無論是詢問傷者「我能為你做甚麼?」或告知對方「救援已經在路上了」,不僅能讓傷者更清楚狀況,也會使其平靜下來;當然,如果你能在進行急救時,讓他們知道你在提供必要的協助,同樣會讓整個過程更為順利!
另一個協助傷者的重要事項,便是為對方保暖
如果傷患發生失溫,將進一步導致凝血功能的障礙,因此為出血的創傷傷患保暖,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觀念
當然如果大家還想學得更多,參加緊急救護技術員